北京3月10日电 题:山区扶贫“骨头”怎么“啃”?三位村官的行与思
记者 郭晓莹
秦巴山、武陵山、大别山和幕阜山是湖北四大连片贫困地区,这些地区地处偏僻、交通不便,扶贫脱贫任务艰巨。山区扶贫的“硬骨头”要怎么“啃”?三位来自扶贫一线的村官亮出了各自的“实招”。
资料图 广西侗乡三江生态种菌助侗胞脱贫。 龚普康 摄贴近百姓“真扶贫”
湖北省黄冈市百丈河村位于大别山腹地,为了让农民早日脱贫,全国人大代表、百丈河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初带领村民建新村、兴产业、闯市场,将一个负债50多万元(人民币,下同)、人均年收入仅300多元的贫困村,建设成资产超过2000万元、人均年收入过万元的生态文明新村。
“只要贴近百姓,围着百姓‘转脑壳’,就没有脱不了的贫,没有干不成的事!”王金初对记者说,老百姓要“转脑壳”(转观念),建立艰苦创业的意识和信心;村干部要“转脑壳”(动脑筋),为百姓脱贫想点子、指路子。只有心齐了,才能实现脱贫致富。
王金初说,扶贫工作不能掺假,须下真功夫,让脱贫效果真正从老百姓的钱袋子、菜篮子、饭桌子上实实在在地体现出来。
7年凿就“致富路”
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要实现脱贫致富,最重要的就是路。”来自武陵山区的全国人大代表、湖北省建始县店子坪村党支部书记王光国告诉记者,今年他提交的6份建议中,就有4份与交通直接相关。
王光国因带领村民耗费6年时间凿就绝壁公路,被称为“愚公支书”。如今,他引进企业,发展有机农庄和生态农业观光产业,带领村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2016年,店子坪村成功实现整村脱贫。
“脱贫是基础,致富才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。”王光国说,未来他将结合当代红色教育基地、当代红色旅游基地、精准扶贫示范基地“三个基地”建设,推动周边村落基础设施建设,形成旅游产业带,打造市场品牌,实现共同致富奔小康。
绿富双赢“享红利”
来自秦巴山区的全国人大代表、湖北省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党委书记孙开林说,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“法宝”,但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换来长远发展。
尧治河村过去是有名的贫困村,为了致富,孙开林带领乡亲们劈山修路、炸石开矿、筑坝办电、改田建园、兴办工厂,甩掉了贫困的帽子。该村100%的村民成为村办企业的股东,每年可从集体企业享受到可观的红利。
近年来,尧治河村大力实施“磷化工业、旅游开发、生态文化”三大战略,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,加快推进转型发展。如今,该村每年的旅游业收入已经超过2亿元,收获了“生态红利”。
孙开林说,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“啃硬骨头、攻坚拔寨”的冲刺期,必须要提高全民保护生态环境、促进绿色发展的意识,推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,同时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,让贫困户能够在家门口赚钱。(完)